指王畿和九畿的疆界;国都附近的疆土
《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沟封之。”郑玄注:“千里曰畿。疆犹界也。”贾公彦疏:“王畿内千里,中置王城,面有五百里。其邦国都鄙亦皆有畿界也。”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建邦国,立其社稷,正其畿疆之封。”郑玄注:“畿,九畿。”贾公彦疏:“谓九畿畿上皆有疆界,封树以为阻固也。”
宋·周邦彦《汴都赋》:“司徒制其畿疆,职方辨其土地,前千官而会朝,后百族而为市。”
清·陶澄《当新安吏》诗:“蛾贼关西来,纵横入畿疆。”《花月痕》排名较好回:“山右尤畿疆屏蔽,西北膏腴。”
畿疆的意思是指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和边疆地区。其中,“畿”指中央政权的中心,即长安(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而“疆”则是指边疆地区,包括现今的新疆、西藏等地。畿疆的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代表着中央政权和边疆地区的关系和统治。
【词语】畿疆
【拼音】jī jiāng
【解释】1.指王畿和九畿的疆界。2.指国都附近的疆土。
畿的解释 畿 ī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畿辅。畿辇。京畿。 门限,门槛。 笔画数:; 部首:田; 笔顺编号:
疆的解释 疆 ā 地域,领域,边界:疆土。疆宇(国土)。
畿疆是指古代中国中央政权所直接管辖的地区,也指中国传统的五个道之一。 其中“畿”指的是首都周围的区域,主要指京畿(北京周边地区);而“疆”则指边疆,由于历史原因,疆界在不同朝代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指的是西北边疆地区。明确结论会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畿疆的含义,解释原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畿疆是如何形成的,内容延伸则便于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畿疆的历史背景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