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42岁的姚鼐以养亲为名,借病辞官,告归田里,道经泰安时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登泰山后写下了这篇散文——《登泰山记》。他是以何种心情与感悟写出的?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其成为千古佳作,后人难再超越。
之后,姚鼐就开启了他以授课为主的后半生,其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
姚鼐于85岁高龄逝于南京钟山书院,这位姚姓的桐城派奠基者,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
姚鼐画像
姚姓溯源: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为舜帝
2005年,“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在湖南零陵召开,据会上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70个之多,如陈、王、胡、田等,流布于世界50多个国度和地区,是较好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人类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它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姚”姓始祖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
舜帝姓姚,因其两只眼都是双瞳仁而得名“重华”。姚重华呢,较好有名的就是他的孝心与仁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