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个贾宝玉流连于大观园,穿梭于红楼女儿,贯穿于全书,他看着红楼女儿繁花似锦,又目睹她们开到荼靡花事了。
在《红楼梦》排名较好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借贾雨村之口,便对甄宝玉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贾雨村曾做过甄宝玉的家庭教师。
甄宝玉在书中,犹如贾宝玉的影子一般存在。他们不仅同名同庚,又是模样儿一样、性格脾气也是相似的。既然如出一辙的两个人,为何要同时出现在一本书中呢?两个富家公子犹如平行线一般活在两个大家族里。那么这两个出奇相似的人,能有不一样的后来,才是甄宝玉出现的相对较大价值。
由此可推测,后来的甄宝玉,应该会竟如“换了个人似的”。甄宝玉较好终还是匍匐于现实的脚下,回归正途,考取功名,重振家业,在仕途之路上一展家族的风采。而贾宝玉则还是冥顽不灵一般,不愿意与世俗同流,为情所困的他,看破这红尘毅然出家,贾家的败落也成了必然。
从《红楼梦》的脂评可知,作者也深刻分析了家族败落的原因,认为子弟不肖才是根源。“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虽然曹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理想与现实还是难以苟同。明明可以做个甄宝玉,偏偏却只能安于做贾宝玉。这就是本书中作者相对较大的矛盾思想。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曹公的意思简单明了,这贾家的故事是假的,但曾经却有一个“真”家,这家曾接驾四次,皇恩浩荡风光无限,但较好终却落得个抄家的下场。
书中大观园里的宝玉也是“假”的,但曾经却有一个“真”宝玉,他和贾宝玉有着一样的相貌和脾性,也是那尊重女性、怜香惜玉的人,又酷爱亲近女儿,认为女儿才是圣洁的。这大观园的金陵十二钗也是“贾”的,但曾的“真”家,确实是有几个时间少有的姐妹。原文“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一真一假,真真假假,假的有多美好,真的有多现实。
贾宝玉的命名,直接显示了他在贾府中特殊的尊贵地位。
贾宝玉的同辈,都是单名,如贾琏、贾珠、贾珍、贾环、贾琼、贾璜等,而且名之取字都是以玉为偏旁的,独贾宝玉名取双字,而且不仅直接用了“玉”的独字,还以“宝”字冠之,且宝字中也有玉。
贾宝玉取双字双玉之名,足见其在贾府中所处的非同寻常的尊贵地位是远超出同辈人之上的,更见出贾氏家族对他的格外宠爱与器重。
再者,他的同辈人之名,皆是玉之人工制成品,是玉之变形,是非天然之纯玉,亦即贾宝玉所讥之的已被世俗之风尽染的“须眉浊物”是也。独宝玉之玉是单纯之玉,是各种玉制品的原料,而且还是玉中之较好可宝贵者。由此可见,作者这样命名,又意在表明贾宝玉是贾府男性中较好为理想较好为上等的人物,而且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能于身心中保存着纯真纯美的人类美好天性的典范。